第三届明阳湖学术论坛主论坛在我校圆满闭幕

稿件来源:校庆办公室 科研处 学科发展规划处 图片来源:校庆办公室 科研处 学科发展规划处

2024-07-05

75日,为期两天的第三届明阳湖学术论坛主论坛在开云官方客户端下载 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新时代外语学科新质发展为主题,是学校60周年校庆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旨在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发展的趋势、挑战和机遇。

本届论坛共邀请到19位外语学科专家,其中主论坛发言专家14人。开云官方客户端下载 党委书记王伟辰,校长刘宏,副校长刘风光、张国强,原副校长常俊跃,党委常委、党政办公室主任杨慧,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外语学科二级学院负责人、外语学科青年教师发展校长基金获得者、外语学科骨干教师、学术期刊全体编辑、外语学科科研机构全体成员100余人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论坛。

王伟辰书记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以“新时代外语学科新质发展”为主题,是全国外语学科与外语教育研究领域的又一次高规格、高品质、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专家们的发言高屋建瓴,新见迭出,擘画了外语学科未来发展的蓝图,充分反映和体现了外语学科和外语教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外语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提供了富有借鉴意义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撑,有力提振了外语学界的信心和勇气。王书记表示,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同仁在会后继续对外语学科新质发展这一时代命题进行探讨,不断激发出新时代外语学科、外语教育崭新的生命力。今年是大外建校60周年,学校积极探寻外语学科、外语教育的时代定位,探索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寻求新质生产力与人文学科的双向赋能,努力开拓新时代外国语大学发展的新路径。本次明阳湖论坛是学校迎校庆系列学术论坛的开端,之后,学校将陆续举办10余场高端学术论坛,通过系列高端学术研讨会,推动教研相长、以研促建,为培养好七大领域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做出努力。

闭幕式当日,共有8名专家先后做主旨发言。东南大学王启龙教授以新时代外语学科新质发展的几点思考为题目,强调了外语在促进人类交流、推动文明进步中的不可或缺性。他指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外语人才需求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推动新质发展,实现外语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外语教育应紧跟中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新质发展趋势,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复合型、多元化外语人才。打破学科壁垒,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他对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自我革新,守正创新。外语学科要在保持学科本源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既要守正又要创新。不仅要坚守外语学科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科意识,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二是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外语学习者应尤其注重学习国学知识,提升汉语水平,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三是顺应时代,服务国家。外语学科的发展应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即先确立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再逐步打破旧有的束缚和限制。四是坚持标准底线,塑造自身特色。外语学科应制定统一标准,同时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以“直面现实问题:从鸡蛋内外打破之别说起”为题,重点探讨“两个基本扣问”“五个基本现实问题”“需从‘教’到‘育’质的提升”“理论内生”等方面内容。他指出,目前存在逆差与倒挂现象:一是语言学理论家多于语言大师;二是文学评论家多于文学家;三是翻译理论家多于翻译家;四是外语教育理论家多于外语教育家;五是无论外语教师还是外语学生,较为普遍的情况是写出的汉语像外语,写出的外语像汉语。他表示,外语教育不应集中在特定词语、语法等基本知识教学上,而是应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思想力、想象力、创造力,真正做到把语言教活。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发、唤醒、鼓励、点燃、启智、赋能、灵感、创新、创造,教育不是在头脑里填充知识,而是将头脑引向新的未垦领域。他强调,我们应关注将“想法”理论化、本土化,深耕特定专业问题领域,提出应该发展真正适合中国外语教育的理论。

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教授以“新时代外语教育的历史使命与专业发展”为题,围绕对外开放中外语教育面临的新机遇、作为国家战略的外语教育、新时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使命以及主动应变中高等外语教育现代化发展四个方面,聚焦新时代外语教育面临的问题实质,把握外语教育与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联系,明确外语教育在“守正”即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属性、创新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模式、语言智能外语人才培养、国际传播“外语引领”外语人才培养等多元外语教育新使命。他强调,胜任新时代,应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相匹配适应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外语人才队伍;外语教育研究者及工作者应加强顶层设计,落实分类人才培养;统筹“关键语种”建设与重点区域研究,突出外语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功能;加快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国际传播功能;守住外语“看家本领”即熟练的外语技能、扎实的相关知识、熟练使用外语的能力,培养国家需要的新型外语人才;坚守创造力培养,合理利用人工智能(AI)成果。

扬州大学俞洪亮教授以“当下外语学科发展的几点观照”为题,聚焦学科的哲学思想基础、学科与专业和课程的一体化发展、目标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变化、外语教育中的母语素养和文化涵养、研究范式对外语学科新质发展的影响等领域。他指出,要处理好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的关系的新文科思维,要坚持守正创新,这两点是外语学科新质发展的主要路径。在人工智能时代,外语学科的目标结构就是高端外语人才的培养、复合型、实战型人才的培养,能力结构是推动知识能力轴翻转,突出“能力为先”的培养理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他强调,外语教育是以母语为基础或以熟练阅读和写作母语能力为前提的、培养学生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的过程,母语能力的加强对于推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他表示,除经验范式、理论范式及计算机模拟范式外,还存在用于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的第四研究范式以及用于虚拟科学的第五研究范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束定芳教授以“外语教材学:研究目标、对象与方法”为主题,从外语教材学“适逢其时”、外语教材学的目标与内容以及外语教材学研究方法三个方面阐释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他提出外语教材承载着“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特别是提升学习者“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重要任务,在人才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语教材研究对教材建设和教材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外语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重视教材研究,外语教材研究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趋势。其次,我国外语教材理论研究的目标是探索外语教材建设规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服务中国外语教育的教材体系和理论体系。我们在研究中要厘清教材的内涵与外延,教材的法律定位,教材与教辅、教学资源、教学材料的区别与联系等,开展包括内容评估与分析、使用研究、编写研究、教材与其他相关因素关系研究、教材与教师专业发展等研究。最后,他强调教材研究可以依靠大数据、通过实验、观察与访谈等方法进行,并以比较研究、语料库方法和实验研究为例,介绍了不同研究方法在教材研究中的使用与作用。

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探讨了外语学科新质发展与服务国家能力。首先,他主张要注重外语学科的内涵发展,包括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外语教育学,同时可以参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外语学科的特长和优势。其次,他提出外语学科新质发展的“几个面向”,包括坚持中国特色、国际化发展等。他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大批卓越的具备跨文化能力的高水平外语人才,这是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外语学科的使命与职责。再者,外语学科专业建设要对接国家需求,服务国家文化软实力。外语学科要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社会进步、人才发展与中外人文交流,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最后,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预期成效:一是开展外语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在其内部构建外语学科专业发展的多元化样态;二是外语与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科技、教育、军事等多门学科都有交叉,为外语的横向发展提供自然或先决条件;三是促进外语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教师队伍发展;四是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形成跨学科、跨语种团队规模,积极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

北京语言大学宁一中教授以“面对AI时代,炼与铸’”为题,主要围绕AI时代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展开讨论,重点聚焦在外语教育和人文学科领域的挑战、发展方向和应对策略。目前外语领域的学者对AI的研究主要聚焦其在文学、语言学、翻译、文化这传统的四大学科里的应用问题,研究还有待深化。首先,促进新技术,比如AI在开云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中的应用,强调了拓宽广度、开掘深度以及在不断学习中应用的重要性。其次,外语学科要考虑加强对社会的介入,成为新质生产力中的外语力,并探讨了语言学、翻译学对社会的影响。同时,他对文学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指出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和审美的载体应承担社会责任,提倡在文学教学中结合现实解读文本,创造新质文学力。再次,应展开对AI的人文研究,指出人文学科应积极参与AI发展,探讨AI带来的伦理、价值等方面的问题。还提到了AI发展可能带来的失业、伦理、创作权等问题,呼吁人文学者积极参与解决。最后,通过引用专家观点和研讨会内容,强调了AI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和美国在AI研究中的不同方向,以及对AI发展可能带来的人性变化的担忧。

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围绕“情态的定位功能”这一认知语法体系有待解释的问题,从时间感知的主观性、时态的双重功能(指称与陈述)、情态(时态的本质属性)和时间性(现在、过去、将来)等方面,证明时间与情态具有内在一体性。首先,他指出虽然学界认为认知定位“现实-认知-语言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时态和情态是句子中谓语动词实现认知定位的两个重要要素,但是一直未对情态何以能实现认知定位进行明确系统的论述。基于此,他认为,指称源于认知定位,陈述具有情态功能,因此指称与陈述具有时态的双重功能。其次,他从哲学家对时间与情态关系的认识出发,认为人们是从确定性和可能性来概念化时间的;同时他从“时态逻辑”“认知定位”“心理表征”“时间概念”四个认识层面,论证了情态是时态的本质属性:时态即情态。最后,他从现在时、完成时和将来时三个时间维度,论证了“时态即情态”的观点。具体而言,现在时具有同时化、共时化、泛时化和无时化特征;过去时经历从时间距离到认知距离的过程;将来时是非常不确定的时间概念。

副校长刘风光主持闭幕仪式。

我校将以此次明阳湖学术论坛为契机,充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与发展路径,不断强化外语学科基础研究能力,深入推动学科交叉和资源整合,在学科引领、人才支撑、科技赋能上见行动、有作为、做贡献,为助力辽宁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和东北亚国际化人才高地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持,在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为庆祝开云官方客户端下载 建校60周年,学校还将举办新时代外语期刊建设论坛、东北三省一区国别和区域研究学术论坛、高级别科研项目论证会、《外国语》第六届语言学青年学者论坛等系列学术活动。(刘翔)


责任编辑:邴祎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