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明对话:“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青年领袖大连论坛暨第六届国际教育交流月开幕式在我校召开
10月15日,由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辽宁省教育厅共同指导,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我校联合主办,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欧洲语言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带一路” 人文交流机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2021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明对话:“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青年领袖大连论坛暨第六届开云官方客户端下载 国际教育交流月开幕式在我校召开。80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聚首云端。
本次论坛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前驻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波兰大使徐坚,我校副校长姜凤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欧洲所所长崔洪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刘作奎,中国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陈定定,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波兰科学院博士玛尔塔,中国闻铭雅尔传媒有限公司波兰籍项目协调员胡兰华,波兰雅盖隆大学波兰语教学系助理教授、全球波兰语语言文化中心副主任阿德里亚娜·普利泽·卡尼娅,我校欧洲语言学院院长黎妮、波兰籍教师文馨等10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语言、文化、教育、传媒、文学与社会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对话。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欧美大处处长康轶女士出席了本次论坛。
在开幕式上,我校校长刘宏教授指出,本次论坛是我校第六届“国际教育交流月”的一部分。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我校高度重视中东欧官方语言专业建设,以培养了解国际规则,精通外语的国际化人才为己任,加强中东欧语言人才储备库建设,满足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需求。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新冠疫情还在蔓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中东欧国家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一批欧洲国家,中国同中东欧国家之间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双方合作有着坚实的民意基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守望相助、携手抗疫,传统友谊得到进一步淬炼升华。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文明对话:“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青年领袖大连论坛,旨在为促进“一带一路”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国际化品牌论坛,有效地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指出,人文交流在国际关系中是增进国家及民众间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重要途径。对我国来说,人文交流是夯实中外关系民意基础、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职能,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深化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高校应进一步承担好自身职责和使命,为增进中外人文交流作出积极贡献。此次论坛聚焦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团结青年领袖,汇聚各方力量,展开“文明的对话”,主动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人文交流品牌,是很好的形式,能够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开云官方客户端下载 作为我国知名的外国语大学,可以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扮演重要角色。此次国际教育交流月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希望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文明交流当中,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与中东欧国家高校间的人文交流活动,为辽宁省“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持,为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间的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外文局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指出,欧洲是西方文明发源地,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交流互鉴源远流长,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繁荣发展留下无数佳话。波兰等文化气息浓厚的中东欧国家,长期致力于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中国一样,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曾是人类文明历史天空中遥相辉映的璀璨星辰。近年来,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框架下,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密切人员往来、注重交流共享,多领域、深层次、全方位的人文交流合作蓬勃开展,中国—中东欧互办文化日、文化节、文化季,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拓宽,涵盖翻译、出版、影视、艺术、博物馆、文学、媒体、建筑、音乐、体育等领域,呈现全方位多元化发展态势,新亮点不断。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作为专注于国际传播的智库机构,愿意与各方一道,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青年领袖搭建交流思想、互学互鉴、增进友谊的对话平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多国际化、年轻化、多元化力量。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前驻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波兰大使徐坚先生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近10年,成果丰硕,挑战不断,前景向好。近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出现更多复杂因素,面对更大挑战,但合作前景依然向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人文交流具有两个有利因素,一是历史上相互交流较多,我们比较熟悉;二是意识形态不同,但并不排斥中国的历史、文化,可以大有作为。要着眼长远,坚持做青年的工作,必有收获。
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亚洲图书馆馆长玛尔塔(Marta Tomczak)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文明对话,一进一步强化个人关系的重要性,如以中波学者的个人关系与友谊为开端,通过合作项目文明互鉴;二进一步强化中波两国国际交流体系和平台,亚洲图书馆的建立就依托这一机制;三进一步打造中波两国大学、大学生合作的平台,通过青年论坛、数据库、资料库开放等形式,增进了解;四打造新的语言、文化和交流的网络论坛,如中外学者共建网络平台,开展联合翻译、研究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先生认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对话”“青年”三个关键词共同勾勒了中国与中东欧未来关系的前景。首先,从“一带一路”的角度来说,客观上是中国致力于国际格局构建的积极尝试,以解决分配不公、资源失衡等方面的问题。其次,“人文交流对话”是通过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寻找相互沟通的方式,可以增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相互了解,特别是可以调和文化观念方面的差异,“人文交流”还具有反哺的功能,能够解决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生存问题。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方面的交流显著增多,青年在国际交流中应当具有更宽阔的视野,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要回到人类命运的共识中看待问题,应当具有朝气和创新,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青年意味着未来,在未来的中国与中东欧人文交流对话中,希望更多青年人投入到双方的交往中来,实现更为密切的国际关系。
欧洲语言学院院长黎妮、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恒军、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李凡分别主持主旨演讲和闭幕式。学术志平台、B站面向全国对本次论坛提供了现场直播。(刘明阳 潘婧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