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开云官方客户端下载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生调研)
一、基本信息
受访者中,90.94%硕士在读,9.06%博士在读;学术学位研究生占54.7%,专业学位研究生占45.3%;从硕士在读研究生所属的学院来看,高级翻译学院研究生最多,占24.39%,日本语学院次之,19.86%,俄语学院、英语学院、汉学院研究生数量较多,依次占比9.06%、8.36%、8.36%,韩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欧洲语言学院研究生数量相当,依次占比5.92%、5.57%、4.53%,国际艺术学院、法语学院、商学院研究生数量较少,依次占比3.48%、3.14%、3.14%,新闻与传播学院、德语学院、亚非语言学院研究生少,占比依此为1.74%、1.39%、1.05%,软件学院新开设硕士学位点,尚无在读硕士研究生。
二、问卷调查结果
1.研究生总体评价
研究生总体评价包括研究生对在校教育和管理服务的总体评价,其中在校教育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和课程体系合理性两个评价维度,管理服务主要由奖学金制度、“三助”岗位设置两项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水平。
调查表明,研究生对在校教育总体满意程度良好,表示“非常满意”占比53.66%,“比较满意”占比36.24%,“一般”占比6.97%,而对在校教育表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者很少,仅占受访者总数的1.05%和2.09%。具体而言,研究生对课程教学颇为满意,总体满意率高达90.94%(“非常满意”57.14%,“比较满意”33.8%),仅有2.09%的受调查者表示不满意(“非常不满意”1.39%,不太满意“0.7%”);在读研究生普遍认为现有课程体系科学合理,48.78%和37.6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10.45%的受访者对课程体系合理性的评价为“一般”,仅有3.14%的研究生表示“不满意”。
管理服务方面,88.85%的在校研究生对此表示满意( “非常满意”54.36%,“比较满意”34.49%),8.71%的受访者表示“一般”,表示不满意者仅占2.44%(“非常不满意1.74%,“不太满意”0.7%)。受调查者对于现行奖学金制度接受度较高,据调查,40.77%的受访者“非常满意”,34.14%“比较满意”,18.82%认为“一般”,仅有6.27%的受访者不满意(2.09%“非常不满意”,4.18%“不太满意”);在校研究生普遍给予我校的“三助”岗位设置较高评价,78.4%表示满意(“非常满意”45.3%,“比较满意”33.1%),19.51%表示“一般”,2.1%表示不满意(“非常不满意”1.05%,“不太满意”1.05%)。
2.研究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研究生通过参加课程学习,巩固专业基础、接触学科前沿、学习科研方法、接受实践训练、培养创新能力,为科研训练、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做好准备。本调查从夯实知识基础、增加学习兴趣、了解学科前沿、学习科研方法、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实验能力等方面考察了研究生对课程满意度的具体评价。
调查显示,当前课程设置对研究生在夯实知识基础、增加学习兴趣、了解学科前沿、学习科研方法、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实验能力等方面帮助很大的约占40%~50%,帮助较大的约占30%~40%,帮助很小的占4%以下。(见图1)
图1. 研究生课程对学生的帮助大小
3.课程前沿性的评价
课程的前沿性,体现在课程设置对于本学科前沿知识的把握程度,教学内容是否融入了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于课程的前沿性,参与问卷的学生中,非常满意占47.39%,比较满意占37.63%,一般占12.54%,不太满意占2.09%,非常不满意占0.35%。(见图2)
图2. 课程前沿性满意度
4.研究生教材总体评价
对于研究生教材的总体评价,参与问卷的学生中,非常满意占45.99%,比较满意占37.98%,一般占13.59%,不太满意占1.74%,非常不满意占0.7%。(见图3)
图3.研究生教材总体满意度
5.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参与问卷的学生中,非常满意占59.32%,比较满意占33.45%,一般占5.92%,不太满意占0.7%,非常不满意占0.7%。(见图4)
图4. 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
6.指导教师总体评价
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首要责任人,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部推动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就是要通过扩大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权力,提升导师积极性、主动性,使导师切实担负起研究生成长成才的责任,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指导教师总体评价,参与问卷的学生中,非常满意占77%,比较满意占19.51%,一般占2.79%,不太满意占0%,非常不满意占0.7%。(见图5)
图5. 指导教师总体评价
7.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对于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参与问卷的学生中,非常满意占84.32%,比较满意占12.54%,一般占2.44%,不太满意占0%,非常不满意占0.7%。(见图6)
图6. 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
8.对导师指导频率与指导水平的评价
在关于我校研究生对导师指导频率的调查中,近94.4%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这充分显示出我校研究生同学对导师指导工作的肯定与认同,同时也说明,我校的研究生导师总体上能够较好地保证对所指导学生的指导时间与频次,进而有效保证指导工作的开展以及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在对导师水平的认同度方面,超过98.2%的学生对导师的水平是认可的、满意的,说明我校研究生导师在总体上能够胜任导师的本职工作,具备较高的学术能力和指导水平,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学习、科研以及工作生活等方面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获得学生的评价较高。(见表1)
非常不满意 |
不太满意 |
一般 |
比较满意 |
非常满意 |
|
导师指导频率 |
0.35% |
0.35% |
4.88% |
17.77% |
76.66% |
专导师指导水平 |
0.7% |
0% |
1.05% |
17.42% |
80.84% |
表1.对导师指导频率与指导水平的评价
9. 导师的影响程度
在本次调查中,分别从学术能力、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治学态度、道德修养五个方面考察我校研究生对导师的影响的评价。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导师在这几个方面对自己有很大影响的比例分别是67.25%、71.78%、70.38%、77%、77.7%,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在道德修养方面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我校研究生导师在学习、科研、治学以及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道德修养教育的高比例反馈体现出我校导师具备较高的个人道德素养,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与影响。除此之外,也体现出我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思政教育的重视。(见图7)
图7.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情况
10.对学校学术活动管理的评价
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开阔学生学术研究的视野、促进学术的交流和创新。本调查从学校对学术活动的管理与支持方面对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超过88%的学生对学校学术活动的管理持满意的态度,认为我校对学生的学术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并能够积极鼓励和支持在校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促进个人科研能力以及学术水平的提高。(见图8)
图8.学生对学校学术活动管理的评价
11. 对国内外交流机会的评价
在此项调查中,有近一半的研究生表示学校的国内外交流活动比较丰富,而另一半的学生则认为交流机会一般或不多。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外语专业的研究生,学生仍然对走访、交流学习等活动非常重视,并且希望能够得到较多的交流机会。目前虽然我校已开展了多项国内外交流活动,但对学生而言可能仍然需要进一步增加交流的数量、扩大交流的范围。因此,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应当继续在学生交流学习方面展开工作,努力为学生增加更多更好的交流机会和活动。(见图9)
图9.学生国内外交流情况
12.就业指导与服务
就业指导与服务是连结研究生教育与就业中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组织系统、专业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指导研究生顺利实现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衔接。
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对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满意度较高。70.1%的研究生对就业指导与服务情况感到“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仅有3%的研究生对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情况不满意。说明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施行的各项举措与研究生的就业需求较为契合,得到了研究生的大致认可。(见图10)
图10.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总体满意度
13.读研期间参加过的科研项目(课题)数量:
科研训练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可以掌握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程序与规范。因此,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质量是考察研究生对参与科研训练情况的重要评价手段之一。但相关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研究生在读期间并未参加科研项目(课题),仅有25%的研究生参加了一项,而参加过两项的研究生仅占10%,说明我国研究生参加科研项目的机会仍偏少,参与相关科研训练的渠道仍待进一步拓宽。(见图11)
图11.读研期间参加过的科研项目(课题)数量
14.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数量
论文发表数量是检验学术训练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194名研究生,约占总数的67%在读研期间未发表论文,而发表一篇论文的比例也不到20%。发表2篇和3篇的分别为7.32%和3.14%,仅占总数的10%左右。(见图12)
图12.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数量
15.所在院系是否要求发表论文
对论文发表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查后发现,论文发表数量与所在院系的要求有相关性。调查表明,超过六成(62.02%)的研究生所在院系并未对论文的发表有所规定。与此同时,要求发表论文的院系则不到四成(37.98%)。(见图13)
图13.所在院系是否要求发表论文
16.参加科研工作的学术含量
在针对研究生参加科研工作的学术含量的调查中,有接近半数(49.82%)的研究生认为学术含量处于很高或较高的水平。认为学术含量一般的人数占比为36.93%,仅有38人对学术含量持负面态度,约占总数的13%。(如图14)
图14.参加科研工作的学术含量
17.校外导师情况(仅专业学位学生回答)
高等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会采用校内导师和校外专家共同指导制度(简称“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第一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校外专家为第二导师,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受调研的148名专业学位研究生仅有14人有校外指导教师,说明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仍待加强,需要进一步利用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大校外导师的评聘力度。(见图15)
图15.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分配情况
18.对校外指导教师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对校外指导教师的满意度比较高。表示对指导教师“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研究生占53.38%(79/148)。只有2.7%(4/148)的研究生对指导教师“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见图16)
图16.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校外指导教师满意度情况
19.您有没有进入专业实践基地?
加强和创新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是硕士专业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针对研究生参加实习实践的调查中,仅有18.92%(28/148)的学生进入专业实践基地实习。由此可见,当前学校实习实践基地在数量上仍不能满足培养需求,今后迫切需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校企联合”实习实践基地,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提供充足的基地保障。(见图17)
图17.学生进入专业实践基地情况
20.学生对实习实践情况的满意度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对实习实践活动的满意度较高。57.43%(85/148)的学生对校外实习实践表示满意,60.14%(89/148)的学生对专业实习基地感到“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只有4.06%(6/148)和3.38%(5/148)的学生分别对校外实习实践和专业实习实践的情况不满意(见表2)
非常不满意 |
不太满意 |
一般 |
比较满意 |
非常满意 |
|
校外实习实践 |
2.03% |
2.03% |
38.51% |
24.32% |
33.11% |
专业实习实践 |
1.35% |
2.03% |
36.49% |
27.03% |
33.11% |
表2.学生对实习实践情况的满意度
21.对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意见或建议
图18.对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意见/建议分布图
在本次调查中,有11%的学术表示对学校目前的培养与教育比较满意,没有意见或建议。有37%的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设置、课程开展、学生规划等方面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意见,如:有学生希望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有29%的学生都针对实践或就业提出了建议和意见,这些学生希望学校能够过提供实践机会,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以及对其的实践/就业指导,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丰富社会阅历及实践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关于学术交流活动,有14.4%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或国内外交流项目,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其他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探讨。还有6.8%的学生针对论文撰写、发表以及奖学、助学等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观点。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校研究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实践培养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较为关注,并提出了各自的宝贵意见,对学校未来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借鉴。
22.如果要对教师授课内容进行改革,你有何建议和意见?
共有118名研究生回答了该项问题,反馈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1)理论与实践(2)授课形式(3)授课的具体内容。(如图19)
图19.授课内容反馈意见分布图
其中,有近三分之一(41名)的研究生提出,在课堂的理论传授和实践操作层面需要进行适当的调适:即相对减少重复性理论内容的宣讲,适当地增加社会实践的内容。要在理论的基础上配套相应的实践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切实地掌握理论,加深对理论内涵的理解,从而真正提高研究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有29名(25%)研究生对授课形式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问卷结果显示,在此类意见中,约三分之一的研究生认为课堂应该由老师主导;而大部分(60%)则认为课堂应该由师生共同完成,强调课堂中应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提升师生间互动的积极性。有部分同学提议可以尝试翻转课堂等不同授课形式,以此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授课的具体内容也是研究生重点关注的对象。有43名受访者在这一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其中,19名研究生认为应该增加学术研究方法的传授和讲解,从而有利于规范毕业论文的撰写。另外,有10名研究生认为应该及时传递国外学术的最新前沿动态,紧跟国内外学术热点。此外,随着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态势日益显著,也有研究生提出应在课堂中增授跨学科的相关内容,以此适应不断变化的学术研究新态势。
以上三点是重点关注的对象。除此之外,有4%的研究生在选课和考核方式上提出了相关意见,意见集中在选课与毕业论文方向不符、无关课程过多和考核项目偏多等问题之上。
23. 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或建议
共有139名研究生回答了该问题,其中有效问卷为134份,问卷有效率达96.4%。结合2020年开云官方客户端下载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对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反馈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八个方面:
(1)课程设置:①课程结构:建议取消培养计划中最多不超过两门跨专业选修课的规定,丰富公选课课程安排,适当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多给学生提供一些选择;②学分要求:部分学生认为学校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还是偏重于理论性的学习和研究,建议改革学分制度,减少专硕学生专业课授课课时,增加实习实践的相关课程;③课程内容: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删减一些单纯知识传授型课程,依据学生需求增设些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学生学术心理健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④课程安排:避免应届毕业生年级在实习学期安排课专业程,确保毕业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2)学位论文撰写:建议多开设毕业论文的撰写方面的指导课程,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3)国际交流合作:增加学生国内外访学﹑短期学术交流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资助力度,为学生搭建学术交流的有利平台。
(4)奖助金制度:完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加大研究生资助与奖励力度,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待遇。
(5)实践活动:多为学生提供校内外实习实践渠道,支持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各种学校、省市和全国性的专业竞赛活动及科研项目,通过举办研讨会、讲座等专业比赛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6)就业:加强对研究生就业指导,帮助研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
(7)教学资源:建议学校优化研究生教学资源,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如为学生开设专门的研究包厢,开放更多学术资源数据库。
(8)毕业要求:建议学校取消对硕士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至少一篇论文的硬性要求,放宽对学术成果的整体要求。